本文目录
泡脚水温多少度合适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由于皮肤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温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烫伤。
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对于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最佳的泡脚时间是晚上九点左右。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扩展资料:
睡眠之前泡脚也有辅助作用,这样能够把精神吸引到下肢,精神对气血有引领的作用,精神集中于下则气血也下行。对于一些脑力劳动的人来说,气血精神的下行很有用,因为思考了一天的问题,精神都集中在上面,再加上大脑比较兴奋,整体都是阳不入阴的现象,夜间入睡就比较困难,温水泡脚以后精神和气血就比较容易回归了,回归也就是返回它们的大本营,肾主藏精,所以收藏以后补的是肾脏。
人体的肾经是起于足下的,温水泡脚以后对肾经起到温养的作用,对肾经是一种良性的刺激,肾经自然也会对肾脏形成好的作用。因此虽然没有对肾脏采取什么措施,通过经络也能起到补肾的作用。
参考资料:
洗脚水的最佳温度是多少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有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很长时间,这其实是错误的做法。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对于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扩展资料:
泡脚禁忌一、泡脚时间不能太长
很多人觉得泡脚的时间越长越好,就会长时间泡脚,以为这样能够更好的养生,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行为。
泡脚禁忌二、水温不要太热或太凉
在平时泡脚的水温应该控制在39℃左右,因为水温太低的话就会导致双脚发凉,达不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如果水温太高的话就会烫伤脚部的皮肤。
泡脚禁忌三、吃饭前后不要泡脚。
在吃饭前全身是处于比较饥饿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够泡脚的,吃太饱的情况下也不能够泡脚。在喝酒后也不能够泡脚,因为泡脚会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那么就会导致身体更容易吸收酒精,会引起体内酒精含量过多而产生更大的危害。
泡脚禁忌四、中药泡脚水不能够用金属盆
很多人都喜欢用中药来泡脚,在洗脚水里加一些中药材,可以达到翻倍健康养生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用金属制成的盆具来泡脚,因为金属和中药在一起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会降低中药的药效,所以最好选择木质盆具泡脚。
泡脚温度在多少好
脚是万气之源,所以泡脚很有好处。用温热水。不要太烫,不要超过60度。一般在40--50度就可以了。60度左右容易低热烫伤的,低热烫伤不容易好的。下面看
足浴保健
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人有脚,就好像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脚对人体的养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视和研究。其中“足浴”更以其简便灵验的特点,盛行千载而不衰。古书《琐碎录》中称:“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文坛巨匠苏东坡、陆游等留有“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的诗句。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我国民间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这是颇有道理的。
人们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故国外医学专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相连,脚掌上还有通往全身的穴位,脚心上有个涌泉穴,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所以按摩脚心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 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能淹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至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按摩的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浴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膝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时用左手,交替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拇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之可防便秘、肋骨痛;小趾属膀胱经,能纠正妇女子宫体位。所以,足浴后按摩脚底、脚趾具有重要的保健医疗作用。尤其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痛经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足浴时,在热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可防治脚癣、脚干裂、脚臭、脚汗过多、足跟痛、冻疮、下肢浮肿麻木、四肢不温、行动无力、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及夜尿频症
热水泡脚水温应该是多少度
既称热水足浴,温度当然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重要条件,热水足浴一般要求使用水温度为大于40摄氏度小于人体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一般在45摄氏度以下,少数可达46摄氏度到48摄氏度)。足浴时,利用水的温热效应,从足部皮层逐步向内传递温度,引起机体产生对温热刺激的一系列反应,其中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对水疗的反应最为敏感,达到加速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宁心静神之效果。由于温度的高低与血液循环的速度快慢是成正比的,血液循环的加速又是新陈代谢之基础,从而达到提高供氧、供养及排除废物(俗称排毒)的能力,使人体达到良好的平衡机能,最终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据有关资料介绍,热足浴时,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可达平常的10倍以上(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均有较大的差别)而普通的按摩仅有平常的1--1.5倍,因此每次足浴时都有可能将身体的缺氧得到补充,将积累的废物排除体外,并且会使某些不正常的功能得到修复。
如果温度不够将会使温热效应迅速下降,减弱对循环及神经系统的刺激反应,从而减少了足浴的效果。
由于每次足浴时,脚相对于水温有较大的差异,温度高脚放不下去,感觉太烫,实际上这时水温不够高,待脚放入一段时间,水温相对会下降,造成水温不够,使保健效果打一折扣,因此温度的使用要相当注意,确保水温保持在合理的温度,以求达到良好的足浴保健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泡脚水温度一般多少度,泡脚水温多少度合适的全部内容,以及泡脚水温度一般多少度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