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太子河发源地
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本溪县东营坊乡。太子河是辽宁省较大河流之一,位于辽宁省东部。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太子河地名来源于战国时燕国太子丹。浑河支流,其上游有二源:北太子河源出新宾县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后,西流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市三岔河附近注入大辽河,大辽河流经营口市区注入渤海辽东湾。长413公里,流域面积13883平方公里,流量106立方米/秒,落差463米。
太子河古称衍水、大梁河、梁水。燕太子丹逃亡于此,故名太子河。太子河的水源有南北两支。
南支的源头在本溪市本溪县东营坊乡羊湖沟草帽顶子山麓,北支的源头在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鸿雁沟。
两支流到本溪县马家崴子汇合成一股,蜿蜒西下,经由本溪县、本溪市区,到灯塔市鸡冠山乡瓦子峪村进入辽阳市境。
由鸡冠山南行至孤家子,逶迤西下,经安平、西大窑、沙浒、小屯、望水台、沙岭、黄泥洼、柳壕、穆家、唐马寨等18个乡镇,至唐马寨出境,经鞍山海城市三岔河入辽河,由营口入渤海。
太子河全长353.4公里,流域面积13720.70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6.86亿立方米。
太子河的河流考古
本溪地处太子河上流段,自古以来就享受着太子河赐予本溪人民的丰腴与恩泽。1978年省、市、县考古队在距太子河1里左右的本溪县山城子乡太子河支流汤河右岸的庙后山南坡,发现了我国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最东北的一处。庙后山遗址属于奥陶纪石灰岩地层洞穴堆积。其厚度为13.5米,自下而上分8层,出土了人类文化遗物14件和古动物化石74种,还有两枚人牙和一段幼儿股骨化石。经考古证明,庙后山人起源于40万年前,是东北地区现已发现的最早人类。
在青铜时代,太子河流域的古文明更趋发展。从1983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太子河上游的本溪县南甸镇马城子村陆续发掘出山城子B、C,马城子A、B、C等7座洞穴,145座洞穴墓葬,出土文物1523件。这些墓葬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经研究,该文化是我国夏商时期北方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隔辽河并行发展。
之后,在本溪市明山区的梁家村,又发现墓葬一处。墓为石板堆砌,墓内出土了青铜短剑和双纽铜镜,并有枕状器。推断当为春秋晚期的墓葬。
1983年,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位于本溪县谢家崴子村太子河左岸的本溪水洞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打制石器,较多的骨器,且有陶网坠等,并有狍子、鹿等兽骨。
太子河流域的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太子河流域称得上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世世代代滋养和哺育着辽东人民。

辽河的发源地是哪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
辽河有二源。东源称东辽河,西源称西辽河,两源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西源汇合,始称辽河。通常以西辽河为正源,而西辽河又有两源,南源老哈河,北源西拉木伦河。
两源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会合,为西辽河干流,自西南向东北向,流经河北省的平泉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宁城县、翁牛特旗、奈曼旗、开鲁县,在内蒙古的通辽市、吉林省双辽市,至科尔沁左翼中旗白音他拉纳右侧支流教来河继续东流,小瓦房汇入北来的乌力吉木伦河后转为东北-西南向,进入辽宁省,到昌图县汇合东辽河。

扩展资料:
东辽河特征:
东辽河流域面积11208平方公里,吉林省境内10136平方公里,河长399公里,省境内321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5‰。在梨树县二龙山水库以上,为低山丘陵区,河谷较开阔,河道弯曲,河槽宽30~70米,河床为沙、砾石,河岸高2~3米,有坍岸现象。
水土流失严重,支流二道河上河信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0.3公斤/立方米,最大断面含沙量90.4公斤/立方米(1971年6月19日),为吉林省各河流的最大值。二龙山水库以下至哈大线铁路桥之间为丘陵区,河道弯曲,河槽窄深,河底为沙与少量卵石。
哈大线铁路桥以下,河流进入平原区,两岸为耕地,有堤防,河道弯曲,河槽宽40~90米,河底为泥沙,河岸较陡,坍岸较严重。东辽河河口原在三江口四平—齐齐哈尔铁路桥上游,1924年西辽河洪水改道西移,东辽河沿原辽河河道下移到辽宁省康平县三门郭家屯附近。
1950年二龙山水库建成后,下游河道成为灌溉的总干渠,受水库调蓄作用,水量明显减少(洪水期、春汛期和冰期水量分别为过去同时水量的69~73%,15~33%,28~54%),而5、6月份的水量成倍增加(约为过去水量的300~370%)。
辽河发源地是哪里 辽河源头在哪
导语:大家应该清楚,辽河的主要支流浑河、太子河、大辽河、西辽河与东辽河,流经地区有辽宁、河北、吉林、内蒙古等地。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我,辽河源头在哪?辽河发源地是哪里?一起来看看。
辽河源头在哪
辽河源头在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平泉是我国辽河的发源地,这里是古代契丹祖地,建立了“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辽河源头被称为平泉县四大名片之一。辽河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全长1345公里,注入渤海,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公里。
由于气候影响,辽河流域内洪水频繁,平均每隔7~8年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水,一般的洪水,平均2-3年即发生一次。辽河流域是中国水资源贫乏地区之一,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更为严重。
自1993年起辽河开始了整治工程,依法严厉打击未达标准的排污单位,取得了一定成效。辽河流域开发较晚,水利工程很少,到1949年前,全流域只有一座二龙山大型水库,一座三台子中型水库和柳河上游的闹德海大型拦沙堰。在东辽河、辽河干流和浑太河下游两岸有断面瘦小、防洪能力很低的民堤;
在东辽河二龙山水库下游的梨树和辽河干流下游的盘山、营口一带,有少量的水田灌溉工程。由于流域内水利基础薄弱,历史上水旱灾害频仍。
辽河的河道变迁
辽河上游分西辽河和东辽河,东西辽河于昌图县的福德店汇合后称辽河。1958年前,辽河流至盘山县沙岭镇六间房村处出现分流,一支经现在的大洼区、大石桥市流入渤海;一支穿越现在的盘锦市双台子区流入渤海。
1958年,为使辽河、浑河、太子河洪水顺畅入海,解决营口港淤积及三岔河地区排涝问题,省政府在盘锦市盘山县与鞍山市台安县交界处的六间房村附近,建设永久性堤防工程将外辽河堵截。至此,辽河下游盘锦段成为辽河唯一入海通道。但由于旧有的习惯称谓,河流名称并没有及时更正,浑河、太子河入海河道称大辽河,而真正作为辽河的入海河道却称双台子河。2011年,辽宁省政府将辽河下游盘锦境内河段名称由双台子河更名为辽河。
辽河景美游人恋
锦绣花海
浅秋时光,阳光温煦但不炽烈,漫步于台安县辽河文化旅游区,立辽河岸边,看长河奔流;顶清风徐徐,追忆古渡繁华;徜徉千亩花海、流连五色花丛,品花香看蝶舞……台安最美的秋天在这里被打开,那些最美的心情也随之喷薄而出。
辽河文化旅游区是辽河流域四个生态文明示范区之一,以辽河水为轴,辽河张荒地大桥为中心,两岸上下游5公里内为核心景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围绕辽河生态恢复、保护,将辽河沿线的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设施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处集文化、旅游、休闲、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辽河日出气势磅礴
台安县经过退耕还河、生态封育等措施,从昔日的黄沙飞扬到现在的河清草绿,辽河自然风貌得到恢复。台安辽河文化旅游区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资源,利用土地优势,着力打造东北最大的花海景观,并融入台安生态、文化和地标要素,全力协同创建辽河国家公园,来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美好生活更高的需求。春季以来,200亩牡丹芍药花海、千亩诸葛花海、千亩油菜花海、千亩向日葵花海、800亩硫华菊花海、300亩野花组合花海、300亩稻田画……蓝天白云之下,微风轻拂花海摇曳,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渐次展开。
古渡花海
辽河畔,古渡边,昔日荒滩黄沙漫;花海灿,飞鸟现,今朝景美游人恋……我们都渴望远离尘嚣,在云朵上漫步,在花海中栖息,静听花开花谢,淡看云卷云舒,那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闲,停下快节奏的脚步,来一次慢生活的体验,走进台安辽河文化旅游区,看辽河流水,吹古渡清风,漫步连绵花海,襟染花香赏流霞,在这儿邂逅花海中的诗和远方。
以上就是关于太子河发源地,辽河的起源是哪流向哪都经过哪的全部内容,以及太子河发源地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