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慈溪过年的风俗历史
汤圆


对于慈溪人来说,汤圆并不只是在元宵节才会拿出来吃的美食,正月里的每一天只要有宴席,汤圆基本都是压轴的菜,因为从寓意上讲,汤圆有团团圆圆之意,象征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和谐幸福的美好愿景。
年糕


正月里来吃年糕,一年更比一年高,慈溪人的年糕按惯例从年前就要开始准备了,然后一般直到正月结束也吃不完,不管是炒是煮都是百吃不厌。
红烧鱼


虽然做法并不一定,但是过年时一条鱼总是缺不得的,寓意年年有余。据品品君家里的老辈人说,过去困难时期,过年时的一条鱼是非常珍贵的食物,每一个前来赴宴的客人都心照不宣的只拿筷子碰一碰,舍不得吃一口。
来(lei)金团


这货也叫滚米团,正月里就算不是正餐时间,家里人也会当做零食拿出来吃,有财源滚滚来的寓意,一般都是芝麻馅或者豆沙馅。
过年好
年味之传统习俗

穿新衣、贴春联、守旧岁,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中普遍存在的新年习俗,无论哪一种习俗,都是求一个辞旧迎新的好兆头。
都神会


都神行会是浙东观海卫都神殿的传统庙会,迎请五都大帝出殿行会的民间祈福文艺巡游活动,简称“都神会”,至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

都神殿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锦堂村蛤蜊山,是当地一座最有影响力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之一。
都神殿主供五都大帝,是汉族民间信仰之一,五尊神像的脸谱分别为“白、蓝、黑、红、黄”,代表“金、木、水、火、土”,民间有“五行全,万事兴”之说。

自2009年至今,连续每年在正月期间成功举行都神行会,五都大帝出殿行会巡游活动,累计吸引观众50万以上,引起了轰动,继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流失大半个世纪的传统民间文化都神会重放光彩。

过年好
年味之回家

春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活动,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这场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归家之旅,承载着太多心情。

不论是在火车站还是客运站,眼前熟悉的人流是大家拎着大包小包,共赴一场回家的盛宴。

无论路途多远,一切只为进门那一句“爸、妈,我回来了”——愿所有在路上的游子安全到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2122)
分享到
我来说两句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南方冬至吃什么 北方冬至吃什么
1、慈溪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
2、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3、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4、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慈溪过年吃什么
我是慈溪人,很荣幸回答题主的问题。在慈溪,过年时哥哥送妹的礼物,大都是压岁钱的红包。一般情况下,哥哥与妹妹的岁龄相差没几年,如果哥哥已有工作了,妹妹还在上学,给她压岁钱正好在学校里派用场。哥哥没有工作,还在读书,平时省吃俭用,给妹妹红包也是一个惊喜。其它买礼物,好看不中用,还是红包实惠。钱多与少不要紧,算是哥哥对妹妹的一片心意,妹妹非常喜欢和感动。
慈溪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慈溪的冬红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慈溪,人们却普遍这个节日叫“冬红节”,而不叫端午节。 有关冬红节的民间俗语: 一、冬红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介健。二、冬红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三、啦蛳蛤蟆(癞蛤蟆)避冬红。四、吃过冬红粽,还要冻三冻。 冬红节这一天,慈溪民间一直有许多习俗,至今还在流行,有的还有很多科学依据。家家要裹糯米棕子和做花糕吃,现在大家为了贪方便,这一天都到市场上去买了吃,因此,冬红节这一天街上买粽子花糕的特别多,俗语“冬红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介健”也是这么产生的。门上要挂真艾和菖蒲(做艾青麦果艾青饺的艾是野艾,长不高的),小孩子胸前和床前蚊帐上要挂香袋,内贮雄黄和香料,目的是去恶避邪,(借鉴《白蛇传》老法海教许仙让白娘子喝雄黄酒,显蛇妖的方法),早晨把粽子、花糕代替早饭吃。中午在房屋内燃烧白菖术、艾叶和麦冬须,把所有房屋内的蚊子熏死掉。据老年人讲,麦冬须和艾叶都是中药材,燃烧生浓烟后,蚊子的脚都会掉下来的。过去,我母亲年年这样熏的,这气味是很香的。每人还吃一点雄黄老酒、糯米粉来金团,以消毒、杀菌、健身、灭蚊蝇。这一天,胆子大的人,还要从池河中捉来十几个小蚪蚪(是蛤蟆生的),生吞入肚。小时候,年年看见邻居老太太生吞蝌蚪的。还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只有这一天人们才吃大的蛤蟆肉,说是可解除百毒,夏天不会再生疮疤了。因此,这一天很难找到啦蛳蛤蟆,民间“啦蛳蛤蟆避冬红”的俗语就是这么来的,只要躲过了冬红这一天,蛤蟆们万事大吉了。好多老年人非寻到一只啦蛳蛤蟆不可,即使不把它杀了吃,至少也该把它放在厨房间灶头上,让它来回爬几次,大人们说,冬红这一天灶头上啦蛳蛤蟆爬过后,这灶头上就清洁了,蜗牛蚂蚁等一年四季不会再来灶上了。 冬红节来临之前,慈溪民间至今还有这么一个很流行而又没改变的风俗习惯,这就是毛脚女婿必须在这冬红节之前,去丈人丈姆家送一个大礼,其送礼物品跟送年节一样多,如果丈人的父母还在,这礼物还要增加一点,给太丈人也要送的。与这个节日一样重要的还有一个是重阳节。结婚二年之后,这冬红节送不送礼则随你女婿客气了,可送可不送。不过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普遍仍然在送。
以上就是关于慈溪过年特殊风俗,慈溪过年的风俗历史的全部内容,以及慈溪过年特殊风俗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