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制假售假罪量刑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该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刑法》第140条到第150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该罪的量刑由销售金额决定。
更多关于制假售假量刑标准,进入:
查看更多内容
制假售假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意思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食品制假售假立案标准
行为人涉嫌制假售假的行为,有下列三种立案追诉标准:(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一、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1、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其他明示的执行标准的;
2、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的;
二、有关部门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1、询问、调查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当事人,要求其提供与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关的材料;
2、查阅、复制与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单据、记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3、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法律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查处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规定》 第十一条 假冒伪劣商品被查获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告通知当事人。当事人自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内未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受处理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涉案物品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并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制假售假罪量刑标准不满2万怎么判
法律分析:
制假售假犯罪金额到达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按照刑法的规定,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制假售假的犯罪进的达到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则应当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如果制假售假的犯罪金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则应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如果制假售假的犯罪所得达到二百万元以上的,依据构成生产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罪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应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就是关于制假售假量刑标准,制假售假罪量刑标准的全部内容,以及制假售假量刑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