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西域的乌孙是今天的哪里
说到西域的这个乌孙小编前前后后想到的事情就是这个他们的实力非常的强硬,当时的汉王朝没有办法治能选择和亲的方式以换取和平,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乌孙是今天的哪里呢?还有这个西域的乌孙又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
西域的乌孙是今天的哪里
乌孙是西汉时由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的一个国家,大体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立国的君主是猎骄靡。前苏联的学者认为乌孙文化是塞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称为-塞乌孙文化。西汉文帝时期,被匈奴击溃的月氏族攻击了乌孙的牧场,乌孙族大败。匈奴的冒顿单于收留了乌孙的的余部,后来军臣单于派猎骄靡率领乌孙族群远征月氏,乌孙军大胜,随后猎骄靡在原来的故土建立了一个国家,以族群命名的乌孙国。
乌孙国坐落于古代中原王朝的西北方向,是当时西域诸国中的最强国,它在当时有两个庞大的邻居,雄踞北方草原的匈奴和东南方向农耕文化的西汉王朝。它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注定在亚洲东方的大陆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上文已经说过乌孙建国君主猎骄靡是在匈奴长大的并且被匈奴冒顿单于收养后来的老上单于,军臣单于都待他不薄,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乌孙肯定是站在了匈奴这边。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猎骄靡已经不肯屈居人下,随着国力的逐渐强盛特别是军臣单于死后。猎骄靡不肯复朝事匈奴双方发生了军事冲突。这为西汉拉拢乌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初始西域,这一次他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拉拢西域诸国,其中就有乌孙。乌孙送给西汉十匹好马作为答谢并派出使节到大汗进行访问,正是因为这次访问,乌孙使节看到了汉朝的强大从而促使乌孙和汉朝结盟。此后汉朝派出公主前去和亲,直到公元前1世纪终于取得巨大回报。
西域的乌孙为什么会神秘消失
公元前72年,匈奴进攻乌孙,汉宣帝派遣十五万大军前往支援,汉乌联军发起反击,大败匈奴,公元前71年,匈奴在进攻乌孙,碰上了大雪,很多人都被冻死了,乌孙趁机联合丁令,乌桓发起反击,匈奴再败。从此匈奴不得不面对乌孙汉朝两面夹击,开始走向衰弱。
可惜的是乌孙也未能保持强盛。从公元前53年起,乌孙国大.小昆弥(乌孙之王的意思)并立,国家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这种分裂状态一直持续了上百年时间,直到5世纪初,乌孙被草原兴起的另一政权柔然算灭。
西游记里的乌孙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
乌孙国 今新疆温宿县以北、伊宁县以南地,汉西域大国,尝与和亲以拒匈奴,北魏时为蠕蠕所侵,西徙葱岭
乌孙国是什么民族?
乌孙国是什么国家?乌孙国,是西汉时期的游牧民族乌孙族在西域建立的一个行国,那什么是行国呢?据周游于国中。《诗·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那么,你知道乌孙国是现在的哪里吗?带上问题,我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乌孙国是现在的哪里吗?
据《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三》记载:“乌孙王号昆弥。治赤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万。大国也。地方五千馀里。东接匈奴。西界大宛。南与城郭诸国接。其俗与匈奴同。其处土多雨寒。而国多马。故属匈奴。后稍强盛。徒羁縻而已。不肯往朝会。……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户四十万。与安息同俗。出蒲萄苜蓿。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数十年不败。出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
“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按当时的算法是汉代一里等于414 m 。所以8900里等也3684 km。也就是说 从长安也就是当时的西安市沿着丝绸之路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3164 km 。“南与城郭诸国接”来看,乌孙国应该在伊犁河谷地带了。南边可能到喀什地区。
以上就是中国的我在针对乌孙国是什么国家以及乌孙国是现在的哪里等问题作出的解说,如您想要了解更多与乌孙国息息相关的事迹,敬请关注。
汉朝时的乌孙国是现代什么地方
乌孙国,汉西域国名,乌孙人所建,在今天新疆伊犁河上游流域。
月氏国在西汉被匈奴右贤王打败后,先是迁到今新疆伊犁河上游一带,后又西迁到中亚的妫水(今天中亚阿姆河一带),称为西域一大强国。
乌孙国是西汉时由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的行国,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立国君主是猎骄靡。
前苏联学者认为乌孙文化是塞人(Saka,塞人即萨迦或塞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称塞-乌孙文化,乌孙文化时期是前300年-300年。亦有其他外国学者进行考古研究时为塞克文化及乌孙文化定下时限(Saka/Wusun period,前 600 - 400)。
月氏(拼音:yuè zhī),亦称肉知(rou zhi),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一个民族名称。早期以游牧为生,住在北亚,并经常与匈奴发生冲突。这时,月支开始发展,慢慢具有国家的雏型。由于大月氏位处于丝绸之路,控制着东西贸易,使它慢慢变得强大。
到后来被匈奴攻击,一分为二:西迁至伊犁的,被称为大月氏;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的,被称为小月氏。《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说明月氏的语言很可能属于汉藏语系。

扩展资料:
历史
乌孙国
传说难兜靡被杀时,猎骄靡还在襁褓中,被遗弃荒野。乌鸦找肉喂养猎骄靡,狼又为他哺乳。匈奴冒顿单于感到奇怪,认为猎骄靡是神,于是决定养育他。
难兜靡之子猎骄靡长大后“自请单于报父怨”,并得到匈奴单于的帮助,赶走伊犁河流域的月氏,约在西汉文帝后元三年至后元四年(前161年-前160年)举族西迁至那里复国。不过,加拿大汉学家蒲立本对血族复仇(vendetta)是乌孙攻击月氏的原因感到怀疑。
他认为复仇这个原因可能是子虚乌有,只是《汉书》作者为了加强戏剧效果而添加的情节。再者,乌孙族内本来就包含塞人(Saka)及月氏。
乌孙西迁伊犁河下游后,相信猎骄靡得知匈奴单于占用族人原本在河西走廊的牧地,并且设王分治,以自己的族名“昆”命名为“昆邪王”(史书又称“浑邪王”)。匈奴单于的做法触犯“昆”的名讳,于是不用昆命名而改用“乌孙”为部族的名称。
月氏国
秦及汉初,月氏国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人质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
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顿单于再次击败月氏。据冒顿单于于公元前174年致汉文帝刘恒书中说:“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
楼兰、乌孙、乌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月氏这次败后,更西迁到准噶尔盆地。至老上单于时(前174—前161),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
当月氏离弃河西时,有一小部分越祁连山,“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这部分月氏人日后长期留住该地,与青海羌人逐渐融合。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乌孙国是现在哪一个国家,西域的乌孙是今天的哪里的全部内容,以及古代乌孙国是现在哪一个国家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