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怎么修炼丹田气
道家练气结金丹(下丹田),佛家练精神力结舍利(上丹田)。其实说白了都是靠冥想集中精力,都是练得精神力,灵魂力,其他说再多都是虚的。
怎样修炼丹田之气
想练气功啊?你最好还是找个老师,因为上丹田的练习是最容易出现偏差的,如果你没有基础的话,建议你从入定开始,慢慢的把意念集中到眉心处!意念不要太集中,也不能散,要若即若离!如果感到头晕的话,马上把意念转回下丹田,意守片刻待头晕的感觉消失后再进行上述步骤。如果你以前没有基础,你最好还是找个老师教教你,上丹田受伤虽然不会废了你的气,但是你会觉得整天晕晕的!
人体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位置
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眉之间的印堂穴。)
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乳头的膻中穴)。
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脐下三寸的关元穴)
丹田,是道家内丹术丹成呈现之处,炼丹时意守之处。原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时用的术语,位置处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

扩展资料:
1.在说话时保持着吸气的状态,尽可能地撑住肋骨而不使它垮塌。
2.正确的呼吸方法一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时:腹部充气,肋骨向两边扩张,丹田鼓;呼气时:肋骨、小腹收缩。
3.丹田位于肚脐下三寸左右的位置,也就是肚脐下三个手指的位置,就是人们常说的小腹。
4.找到共鸣的方法:将嘴竖开到感觉两腮打开的程度,找到打哈欠的感觉,发“MIMA”。不要刻意的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多挑几首高的歌练一下。
5.气沉丹田,用手顶压肚子,但是要保证不陷下去,试着练一下声,练到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就成功了,唱的时候一定要把声音从腹腔里甩出来。
道家修炼时要意守丹田
“观照”就是把你的意念放在一个地方。
为什么要有“观照”呢?就是为了集中思想。思想一集中,体内的能量就集中,不容易外漏。
例如你的意念放在头顶,身体的能量自然会由下而上升到头顶。如果你把意念放在下丹田,能量就跑到下丹田。
道家修丹田,下丹田修100天就不能再修了,要挪到中丹田;中丹田修100天,再挪到上丹田;上丹田修100天,就破壳(头顶)出去了!
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懂,一辈子都守下丹田。也有个别人知道上丹田很重要,一辈子都守上丹田。
其实,每个丹田只要修100天就圆满了。
道教守下丹田是为了凝聚能量。底气足了以后,就挪到第二个台阶——中丹田,让它往上升;中丹田的能量足了,再挪到第三个台阶——上丹田,让它继续往上升。
三处丹田各100天,差不多一年时间就可以出神入化(画)了。也就是“神”可以出去,融入虚空、宇宙了。虚空、宇宙就是一幅画。
第二年就是训练出去—进来—出去—进来,反复地进出。第三年就能起用了。
所以一个得到真传的人,三年足以成功。笨一点的人,可以再来第二个三年。
如果不懂方法、不懂用功,三十年也没有用!所以说“得法归来好修道”。你不得法,归来也没有用啊!
如果没有“法”这一说,也就不存在“求法、传法、得法、证法”这些说法了!
所谓的“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是指成就的人已经不用法,不用门了。他说入定就入定,说走掉就走掉,不需要再借助某个方法或法门,已经达到无法为法、无门为门的境界了。
而初学者就算有法也修不好,何况很多都没有法,每天只是诵诵经、拜拜佛、打打坐。甚至连诵经、拜佛也懒得做,就想睡觉!
早晚课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唐末宋初。大家都以为早晚课诵是修行的根本法门,实际上恰恰是皮毛。那是仪规,是传播佛法的其中一种手法。
正因为大家把皮毛当根本,所以把了生脱死的根本方法给忘掉了!
一个人在形式上做得越多,核心内在失去的也越多;一个人越注重核心内在,就越不在意外在的形式。
可是有几个人能看到核心内在呢?大部分人都是从表面上看表象,内在的修行有多高,并不在意,也不知道。
为了传播佛法,多数人也只能做这些形式上的事情。
以上就是关于上丹田修炼方法,怎么修炼丹田气的全部内容,以及上丹田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