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土壤有机质名词解释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土壤有机质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在土壤中,有机质通过分解和转化,将这些营养元素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

其次,土壤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质中的腐殖质能够与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促进土壤结构的稳定和改善。这种结构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空气,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此外,土壤有机质还能调节土壤温度。有机质中的碳和氮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在寒冷季节,有机质能够减缓土壤温度下降的速度;在温暖季节,有机质能够吸收并储存热量,减缓土壤温度升高的速度,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
另外,土壤有机质对于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有机质能够吸收和保持水分,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同时,有机质中的空隙和微孔能够储存空气,提高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

此外,土壤有机质还具有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循环的作用。有机质是微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的循环。这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植物养分的供应。
总之,土壤有机质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还能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循环。因此,保持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于维持土壤健康和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土是什么意思
有机土是在地面积水或长期土壤水分饱和,生长水生植物的条件下,以泥炭化成土过程为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相当于土壤发生分类中的有机水成土。我国有机土集中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青藏高原的江河源区,川西北的若尔盖盆地及祁连山地和巴颜喀拉山地。
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了有机土。
什么叫有机土壤
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成为有机土壤。
含有机质在20%以下的土壤,成为矿物土壤。
但是在实际中,除东北黑土区的部分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耕作土壤中,表层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下
有机质土和有机土有什么区别有机土和有机质土的区别
1、有机质土指土壤有机质大于3%的土壤。而大于5%的土壤我们一般称为沃土。
2、有机土通常是指营养土。是约定俗称的叫法。至少在四川地区是这样的。
3、碳表现在土壤中即有机质。目前我国耕地有机质普遍很低,平均1%左右。通过有机肥养地,大幅度提高土壤含碳量,进而提高产量。
4、这里的有机肥,指自然界中的所有光合产物及其衍生物,不仅仅是传统理解的人粪尿和动物排泄物。高效生态农业中的有机肥将以植物源肥料如绿肥、秸秆肥、杂草肥为主。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在暖温带湿润地区,当生态农田有机质提高到5%时,在这样的土壤肥力下,即使空白对照的作物产量,也能超过吨粮。
5、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处于不同分解阶段死亡的各种动植物残体,也可以说是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土壤肥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6、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人们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可以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7、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都比较低,除东北黑土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达2.5%~7.5%外,像华北、西北地区大部分低于1%,华中、华南一带水田有机质含量稍高,达1.5%~3.5%。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有机土壤,有机土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以及什么是有机土壤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