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农村老话大盘点:有哪些常说的话是属于“话糙理不糙”的
1、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
凳不离三:木匠做凳子的时候,长度以三结尾,比如二尺三。是说坐在一条凳子上的,都是兄弟,有桃园三结义的说法,象征着团结友爱。
门不离五:指门的尺寸一般是以五结尾,“五”代表五福临门的意思!
床不离七:木匠只要在做床时,尺寸都带个七,有“夫妻和睦,同床偕老”的意思。
桌不离九:古代的桌椅一般以八仙桌为主,无论桌子的边长和高度都要讲究九,“九”谐音通“酒”,寓意着主人待客热情,桌上少不了酒的意思!

2、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借米是救济人,是积德行善,所以一般人都不会拒绝。
但是柴遍地都是,只要自己肯努力,都能去打柴。
古人救穷,但是不救懒。
不借鞋,是因为每个人的尺码都不一样,很难找到合脚的。加上鞋子要走路,给人弄脏弄破了也不好还。
3、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只有自己为人父母,才会懂得父母的恩情。
事情得踏踏实实地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真正意义上感同身受。
在经历了养育子女的艰辛之后,才会明白父母的不容易,才能懂得感恩,孝顺父母。
4、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再好的关系,谈钱也要谨慎。在金钱面前,人很容易迷失自己,利益一旦发生纠葛,再好的关系也要瓦解。
倘若你真的珍惜一段感情,就不要让这段感情与金钱扯上关系,谈钱伤感情是有道理的。
5、借钱要忍,还钱要狠
借钱要忍,只要自己能过得去,尽量不要借钱,自己能忍过去最好。
还钱要狠,有了钱就要果断还给人家,不要想着自己还要拿钱去做别的事情,一直拖着不还。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别人借钱不是本分,是情分,能不欠人情就尽量不要欠,欠了人情,就要懂得感恩。
最怕的是借了钱,最后还成了仇人。

6、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韩信没东西吃,不得不去河边钓鱼。河边洗衣的婆婆看他可怜,给了他一碗饭吃。
韩信发达之后,为了这一顿饭,回报给这位婆婆一千两黄金。而对照顾他数月之久的亭长家,却只给了一百文。
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一味对一个人好,不仅不会让人感恩,一旦你停止施恩,反而会反目成仇。
人心不足,由此可见一斑。

不离五
门不离五,是门的尺寸离不开五,表示“五福临门”。
床不离七的谐音是“床不离妻”,而且在床的结构上也离不开七,穿樘是七根,床头靠背也是七根。
棺不离八,过去无论谁去世,棺材的高低都是八尺,八和发往往联系在一起,预示着升官发财。
桌不离九,意思是家里吃饭的大桌尺寸,边长不能离开九,比如二尺九寸、三尺一寸九分等,最后一个数字必为“九”。九与酒谐音,寓意吃饭不离酒,“桌上无酒难留客,心口不一难做人。”
凳不离三
大家好,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老话,其实这是鲁班经书上的话,完整的应该是櫈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
鲁班经在以前是禁书,因为里面有很多非常高深的学问,如果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得到,很可能会祸害他人,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我小时候看过鲁班的电影,鲁班的木工已经达到了非常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机械,电影中看到鲁班用木工做了一只鸟竟然可以在天上飞,那时候可没有发动机,这在当时应该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即使是现在也难以做出来,诸葛亮还做过木牛流马,相信大家都听过,这简直就是永动机。

鲁班为了他的弟子,在做完木工以后可以得到报酬,受人尊重,因此写了这部书,假如有人对木匠看不起,木匠就会做出一些令主家不利的事,谁也不希望自己走霉运,因此对于木匠都是非常尊重和客气。
我们来一一详解这句话。
其实这里面的数字都是对木工尺度的要求,或者说是一种谐音,一种寓意,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讨个好兆头。

櫈不离三,木匠的记量尺度用尺或寸来计量,其实在农村也总是用尺或者用寸来计算长度,不像我们书本上学的是厘米,米这样的刻度。
因此櫈不离三,表示做凳子的刻度以三为佳,三通山,象征着凳子结实稳固,像一座山一样,赋予了凳子的一种寓意。
门不离五,五通武,形容做的门非常的威武,给人一种庄严,五福临门,也希望这个家吉祥。

床不离七,桌不离九。同样的道理,做床的时候,一般的尺寸里面都有一个七,包括床的结构,七通妻,这里面还有一种重男轻女的意思,毕竟在古代男人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床不离七,希望家中的孩子都可以找到妻子永不孤单,桌不离九,九通酒,希望以后这个家庭都会幸福美满,有酒有肉,有说有笑,另外九指数量多的意思,也希望这个家庭可以永远昌盛,广交好友。
这其实是以前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做什么事都希望有个好兆头。
农村老话:“凳不离三
农村老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箸不离六、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非常有道理,充满了古人美好祝愿与智慧。
但是随着现代西式的家具的引入,这些富有着美好寓意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小的时候骑木匠在家里面做家具,比如说打凳子、做柜子。在备料的时候,木匠嘴里就通常会念口诀一样,念着这些数据。
比如明明1米长的木料,他量来量去,到最后做成了不到80公分长的凳子。有些主家不高兴,凳子明明可以打成一米么,木匠非得锯出那么20公分的料浪费了,不但给工钱,还好吃好喝伺候他,半句怨言不敢有。
木匠看出主家的意思,只是轻蔑的笑了一下,也不解释。等打完凳子,收完工钱,连吃带喝完毕后,才告诉主家:“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凳不离三,所以你那一米长的木料,只能打2尺3寸(约77公分)的凳子。凳子离了三,那就不稳了,也不会用得久。”

这里面的更多的用意,我们认为这是先民的一种最美好的祝福。“三”寓意“稳如山”。很多方言里面是不分平翘舌的。
是不是离了三的凳子真的会不稳,这个无从得知。但就以前卯榫结构不用一根钉子的木头凳子,比现在很多靠膨胀螺丝组装的西式实木桌椅要耐用得多。
同理,国人忌讳四,所以很少有物品长度里带四的。

“门不离五”,门的尺寸里都得带上五寸。因为“五”通“武”,门上带了五,就相当于带了门神。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受到泾河龙王冤魂纠缠,所以派来尉迟恭和秦琼守门,这两位都是武将。
箸不离六”,箸就是筷子,古人对筷子尺寸是非常有讲究的,讲究天圆地方、7寸6分。所以古人的筷子顶端是方的,筷尖是圆的,代表天圆地方。7寸6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欲。这里不单单有愿景,更有深刻的哲学道理。
“床不离七”,也就是说,床的尺寸里面都要带上七。因为七同妻,意为夫妻恩爱和睦,不受鳏寡孤独之苦。
“棺不离八”,棺材又叫寿材、喜材,一头大一头小,棺材的尺寸里必须带八,寓意故者后人“升官发财”。
“桌不离九”,在古代,桌子是共餐时,吃饭用的。平时一家各房女人和孩子们其实是分餐的,也就是各吃各的。只有等男主家回来的时候,各房才会聚到一起吃饭。所以桌子的尺寸一定要带九,寓意这种一家人的团圆长长久久。
以上就是关于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是什么意思,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如何理解的全部内容,以及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蒲公英】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35014927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